• 医学院内网
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关于我们
    • 学院简介
    • 院长专区
      • 院长寄语
      • 院长讲话
      • 院长采访
      • 院长视频
      • 国际嘉宾贺词
    • 发展历程
    • 校园建设
    • 联系我们
  • 师资力量
    • 学院主管人员
    • 教职人员
      • 访问教授
      •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 校长讲座教授
      • 教授
      • 教授(临床)
      • 副教授
      • 副教授(临床)
      • 副教授(科研)
      • 副教授(教学)
      • 助理教授
      • 助理教授(临床)
      • 助理教授(教学)
      • 助理教授(研究)
      • 讲师
      • 国际客座教授
      • 国际客座副教授
      • 客座教授
      • 客座副教授
      • 客座助理教授
      • 临床客座助理教授
      • 临床客座讲师
    • 国际顾问
    • MED师说
  • 教育与招生
    • Why MED
    • 专业设置
      • 本科生
      • 研究生
    • 报考方式
    • 招生安排
    • 奖学金
    • 常见问答
  • MED学生
    • 学子风采
      • 本科生
      • 研究生
      • 毕业生
    • 学生活动
    • 校园生活
      • 活力校园
      • 校园概览
      • 生活在深圳
  • 学院资讯
    • 新闻速递
    • 媒体报导
  • 学院活动
    • 学院活动
    • 学术会议
      • 港中大-港中大(深圳)两校首届医学前沿联合论坛
        • 主席及组委会
        • 演讲嘉宾
        • 大会日程
        • 注册报名
        • 联系我们
      • 医港中深国际论坛
        • 医学生AI顶点项目
      • 大湾区智能医学教育大会
      • 大湾区国际细胞基因治疗和再生医学论坛
    • 学术系列讲座
      • 神仙湖医学大师论坛
      • 医学院科研论坛
      • 医学前沿进展
      • 医讲
      • 医学院教授学术报告会
    • 学术活动
  • 科研与创新
    • 诺奖研究院
      • 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
      • 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
      • 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
    • 科研平台
      • 政府批建科研平台
      • 联合共建科研平台
      • 自主批建科研平台
    • 科研设施
      • 冷冻电镜中心
        • 平台设备
        • 代表性结果
        • 工作流程
      • The KIIDD Advanced Mass Spectrometry Facility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药仪器共享平台
    • 科研动态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联合培养
    • 实训基地
  • 医疗健康
    • 直属/附属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
    • 临床教学基地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医院
      •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 深圳和睦家医院
      •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 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喉医院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 国际伙伴
      • 大学健康网络
      • 美国西奈山国际
      •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
      • 威尔康奈尔医学院
      • 多伦多大学
  • 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 招贤纳士
    • 医学院招聘
    • 医院招聘
  • 关于我们
    • 学院简介
    • 院长专区
      • 院长寄语
      • 院长讲话
      • 院长采访
      • 院长视频
      • 国际嘉宾贺词
    • 发展历程
    • 校园建设
    • 联系我们
  • 师资力量
    • 学院主管人员
    • 教职人员
      • 访问教授
      •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 校长讲座教授
      • 教授
      • 教授(临床)
      • 副教授
      • 副教授(临床)
      • 副教授(科研)
      • 副教授(教学)
      • 助理教授
      • 助理教授(临床)
      • 助理教授(教学)
      • 助理教授(研究)
      • 讲师
      • 国际客座教授
      • 国际客座副教授
      • 客座教授
      • 客座副教授
      • 客座助理教授
      • 临床客座助理教授
      • 临床客座讲师
    • 国际顾问
    • MED师说
  • 教育与招生
    • Why MED
    • 专业设置
      • 本科生
      • 研究生
    • 报考方式
    • 招生安排
    • 奖学金
    • 常见问答
  • MED学生
    • 学子风采
      • 本科生
      • 研究生
      • 毕业生
    • 学生活动
    • 校园生活
      • 活力校园
      • 校园概览
      • 生活在深圳
  • 学院资讯
    • 新闻速递
    • 媒体报导
  • 学院活动
    • 学院活动
    • 学术会议
      • 港中大-港中大(深圳)两校首届医学前沿联合论坛
        • 主席及组委会
        • 演讲嘉宾
        • 大会日程
        • 注册报名
        • 联系我们
      • 医港中深国际论坛
        • 医学生AI顶点项目
      • 大湾区智能医学教育大会
      • 大湾区国际细胞基因治疗和再生医学论坛
    • 学术系列讲座
      • 神仙湖医学大师论坛
      • 医学院科研论坛
      • 医学前沿进展
      • 医讲
      • 医学院教授学术报告会
    • 学术活动
  • 科研与创新
    • 诺奖研究院
      • 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
      • 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
      • 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
    • 科研平台
      • 政府批建科研平台
      • 联合共建科研平台
      • 自主批建科研平台
    • 科研设施
      • 冷冻电镜中心
        • 平台设备
        • 代表性结果
        • 工作流程
      • The KIIDD Advanced Mass Spectrometry Facility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药仪器共享平台
    • 科研动态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联合培养
    • 实训基地
  • 医疗健康
    • 直属/附属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
    • 临床教学基地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医院
      •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 深圳和睦家医院
      •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 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喉医院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 国际伙伴
      • 大学健康网络
      • 美国西奈山国际
      •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
      • 威尔康奈尔医学院
      • 多伦多大学
  • 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 招贤纳士
    • 医学院招聘
    • 医院招聘
  • 医学院内网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医疗健康
  • 临床教学基地
  •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 直属/附属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
  • 临床教学基地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医院
    •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 深圳和睦家医院
    •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 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喉医院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 国际伙伴
    • 大学健康网络
    • 美国西奈山国际
    •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
    • 威尔康奈尔医学院
    • 多伦多大学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建于1993年,现位于深圳东部龙岗区中心城区,是龙岗区卫健局直属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国家级爱婴医院、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12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2016年12月经深圳市龙岗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与原龙岗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合为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21年3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公正式批复我院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深圳东部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22年11月挂牌汕头大学医学院龙岗妇幼临床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龙岗妇幼医学研究所。承担全区妇女儿童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健康教育、培训、妇幼卫生信息、科研教学任务,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汕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技术协作单位,同时受龙岗区卫健局委托承担妇幼保健服务及管理等公共卫生职能,是龙岗区妇幼健康学科联盟的牵头单位。设有院本部社康一间。2020年国家妇幼保健院绩效考核成绩A+,全国三级妇幼排名第21名。综合实力在全市11家妇幼保健院中排名前三,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运营与发展状况综合指标排名县区级前100强。

一、医院规模

医院总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550张,开放床位529张。

按照妇幼学科体系建设的要求设置了三大业务部,其中孕产保健部设置业务科室8个、儿童保健部设置业务科室13个、妇女保健部设置业务科室6个,设置其他业务部门22个、一级职能科室13个,二级职能科室12个。

二、人员情况

截至2023年2月20日,全院员工1082人(其中正式员工435人,雇员5人,聘请员工642人),其中博士17人,硕士199人,高级职称227人,中级职称373人。深圳市级人才9人,龙岗区卫生健康系统高端高层次人才4人、技术骨干人才43人。

三、医疗设备

拥有一系列先进医疗设备,主要包括: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MRI)、64排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CT)、全景数字化乳腺钼靶机、多功能数字化X光机、口腔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系统、一代基因测序仪、二代基因测序仪、染色体微阵列基因分析系统、液相串联质谱仪、高档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儿童视网膜数字化成像系统、小儿电子支气管镜、3D 4K腹腔镜系统、超高清宫腔镜系统、CAD/CAM椅旁操作系统、振幅视频脑电监测仪、全自动发药系统、全自动智能采血管理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

四、信息化建设

全院HIS及外围系统不断完善,实现各系统互联互通,成为龙岗区首批通过电子病历四级认证的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初具规模,实现了院内免费WIFI、微信支付、医保自助支付、省内及跨省异地医保结算,通过我院微信公众号可进行微信预约、诊间预约、在线取号、缴费、孕妇建档、停车缴费、检验检查报告查询、住院清单查询等全流程业务;通过在遍布各楼层的自助机上可进行预约取号、门诊缴费、门诊收费清单打印以及住院押金缴交、每日清单打印等服务。医院使用移动护理系统、CA电子签名、消毒供应室质量追踪管理系统、院感管理系统等系统,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医院现有50多个信息系统,开通互联网医院,使流程更优化、患者更便捷、管理更加实时精细。“十四五”期间,将实现电子病历评级五级、互联互通成熟度四甲、智慧服务三级。

五、学科特色

开设有深圳东部唯一具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率先在全区开展了遗传咨询、遗传实验、胎儿超声筛查于一体的产前筛查与诊断业务,与全区助产机构形成了“产前筛查机构-产前诊断中心”网络,实现双向转诊,是龙岗区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中心;每年开展遗传咨询约3万人次,完成超声产前筛查3万余例,近3年阻止200余例缺陷胎儿出生。2022年12月12日,经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校验专家现场论证,产前诊断中心以高分成绩顺利通过三年一周期的省级复审。中心实验室是“广东省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培训基地”、“龙岗区出生缺陷预防重点实验室”、“龙岗区妇幼转化医学中心”、“龙岗区临床扩增基因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龙岗区新冠病毒核酸大规模筛查基地”,是深圳东部唯一具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力量达全市妇幼系统领先水平,染色体核型分析、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基因检测(无创产前筛查)、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21、18和13号及X/Y染色体STR检测(QF-PCR)等技术填补了龙岗区空白,为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作出不懈的努力。产科作为龙岗区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承担着龙岗区辖区内23家医院的产科业务指导、培训及辖区内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会诊等任务。设有普通病区4个、VIP病区3个、产房、产前管理控制中心、产科门诊、产科特需门诊和产科急诊。开放床位220张,分娩量自2015年以来一直位居全区第一、全市前三,业务辐射至大鹏新区、坪山区、东莞及惠州,分娩量占比逐年上升,技术水平居深圳市东部地区之首。新生儿科为广东省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深圳市及龙岗区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龙岗区新生儿学重点学科,深圳市新生儿医师岗位培训基地,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中国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深圳市规模最大的设有NICU的新生儿科之一(编制床位118张,日间病床25张)。业务规模连续4年深圳市前三,在超早产儿和超低体重儿救治方面达到市级先进水平,成功救治早产儿最小出生体重(500克)、最小胎龄23+5周。妇科是全国宫颈癌早诊早治示范点,以内镜微创治疗技术为特色,是深圳市获批开展妇科腔镜四级手术的单位之一,目前成立宫腔镜诊疗中心,立足于“即诊即治一站式”诊疗模式;开展三级医院各类妇科疾病诊疗项目;负责宫颈癌筛查、生殖道感染规范化防治等公共卫生项目;依托龙岗区妇幼健康学科联盟,已搭建肿瘤早防早诊早治平台。儿科将儿童神经内科、肾病、血液病与呼吸性疾病、肠道疾病分别进行专科管理,深圳东部儿科诊治人次最多,在全区率先开展小儿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外科以乳腺良、恶性肿瘤、小儿外科疾病和妇幼整形诊疗为专科特色,其中乳腺癌早诊早治和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治疗,技术成熟规范,在深圳东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六、教学科研

医院大力推进“科教兴院”战略,是汕头大学医学院龙岗妇幼临床学院、是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医院,深圳市新生儿科医师岗位培训基地、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专业协同基地、深圳大学临床教学医院。与中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佳木斯大学等8所高校建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中山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15所高校的临床实习基地。我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依托单位,与华大基因联合建立“龙岗妇幼—华大基因遗传学联合实验室”、“精准医学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多所著名高等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科研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拥有龙岗区重点实验室、汕头大学医学院龙岗妇幼医学研究所,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龙岗区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开展科学研究。2022年省市区级科研立项共37项,获得资助经费247万,发表SCI论文25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

七、医院文化

以成为国际化高水平的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为愿景;以爱院敬业、团结奉献、以人为本和关爱生命为价值观;以医术为根、人才为本、质量第一和生命至上为管理理念;以用心服务、用爱呵护为服务理念;以为龙岗区妇女儿童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为宗旨。

八、未来发展

医院正在建设住院部北栋,建筑面积约7.89万平方米,投入使用后医院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住院床位可达1000张以上。随着医院软硬件设施及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内涵建设的充实和技术服务的提升,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将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妇幼保健院,国内知名大学附属医院,高质量建设成为深圳东部辐射周边区域性妇女儿童保健医疗中心,创新构建全生命周期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十四五期间医院作出“一院两区”的设置规划(医疗园区和保健园区)。目前院区设置为医疗园区,为妇女儿童提供疾病诊疗服务,并在医疗园区增设平战结合病区。在医院东南侧绿地设置保健园区,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妇幼健康城。通过引进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以妇幼学科为技术支撑,以妇幼健康体验馆为特色,结合我院技术优势打造十大中心建设,提供整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儿童启智助长指导中心、儿童康复中心、青少年健康与发展促进中心、生殖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婚孕检中心、智能化胎教中心、孕产心理指导中心、产后康复中心、干细胞治疗中心、转化医学中心。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校园地图
  • 全景校园
传媒聚焦
  •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相关链接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科研处 招生办公室 研究生院 返回首页
加入我们
  • 工作机会 员工天地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粤ICP备14099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