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院内网
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关于我们
    • 学院简介
    • 院长专区
      • 院长寄语
      • 院长讲话
      • 院长采访
      • 院长视频
      • 国际嘉宾贺词
    • 发展历程
    • 校园建设
    • 联系我们
  • 师资力量
    • 学院主管人员
    • 教职人员
      • 访问教授
      •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 校长讲座教授
      • 教授
      • 教授(临床)
      • 副教授
      • 副教授(临床)
      • 副教授(科研)
      • 副教授(教学)
      • 助理教授
      • 助理教授(临床)
      • 助理教授(教学)
      • 助理教授(研究)
      • 讲师
      • 国际客座教授
      • 国际客座副教授
      • 客座教授
      • 客座副教授
      • 客座助理教授
      • 临床客座助理教授
      • 临床客座讲师
    • 国际顾问
    • MED师说
  • 教育与招生
    • Why MED
    • 专业设置
      • 本科生
      • 研究生
    • 报考方式
    • 招生安排
    • 奖学金
    • 常见问答
  • MED学生
    • 学子风采
      • 本科生
      • 研究生
      • 毕业生
    • 学生活动
    • 校园生活
      • 活力校园
      • 校园概览
      • 生活在深圳
  • 学院资讯
    • 新闻速递
    • 媒体报导
  • 学院活动
    • 学院活动
    • 学术会议
      • 港中大-港中大(深圳)两校首届医学前沿联合论坛
        • 主席及组委会
        • 演讲嘉宾
        • 大会日程
        • 注册报名
        • 联系我们
      • 医港中深国际论坛
        • 医学生AI顶点项目
      • 大湾区智能医学教育大会
      • 大湾区国际细胞基因治疗和再生医学论坛
    • 学术系列讲座
      • 神仙湖医学大师论坛
      • 医学院科研论坛
      • 医学前沿进展
      • 医讲
      • 医学院教授学术报告会
    • 学术活动
  • 科研与创新
    • 诺奖研究院
      • 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
      • 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
      • 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
    • 科研平台
      • 政府批建科研平台
      • 联合共建科研平台
      • 自主批建科研平台
    • 科研设施
      • 冷冻电镜中心
        • 平台设备
        • 代表性结果
        • 工作流程
      • The KIIDD Advanced Mass Spectrometry Facility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药仪器共享平台
    • 科研动态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联合培养
    • 实训基地
  • 医疗健康
    • 直属/附属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
    • 临床教学基地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医院
      •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 深圳和睦家医院
      •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 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喉医院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 国际伙伴
      • 大学健康网络
      • 美国西奈山国际
      •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
      • 威尔康奈尔医学院
      • 多伦多大学
  • 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 招贤纳士
    • 医学院招聘
    • 医院招聘
  • 关于我们
    • 学院简介
    • 院长专区
      • 院长寄语
      • 院长讲话
      • 院长采访
      • 院长视频
      • 国际嘉宾贺词
    • 发展历程
    • 校园建设
    • 联系我们
  • 师资力量
    • 学院主管人员
    • 教职人员
      • 访问教授
      •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 校长讲座教授
      • 教授
      • 教授(临床)
      • 副教授
      • 副教授(临床)
      • 副教授(科研)
      • 副教授(教学)
      • 助理教授
      • 助理教授(临床)
      • 助理教授(教学)
      • 助理教授(研究)
      • 讲师
      • 国际客座教授
      • 国际客座副教授
      • 客座教授
      • 客座副教授
      • 客座助理教授
      • 临床客座助理教授
      • 临床客座讲师
    • 国际顾问
    • MED师说
  • 教育与招生
    • Why MED
    • 专业设置
      • 本科生
      • 研究生
    • 报考方式
    • 招生安排
    • 奖学金
    • 常见问答
  • MED学生
    • 学子风采
      • 本科生
      • 研究生
      • 毕业生
    • 学生活动
    • 校园生活
      • 活力校园
      • 校园概览
      • 生活在深圳
  • 学院资讯
    • 新闻速递
    • 媒体报导
  • 学院活动
    • 学院活动
    • 学术会议
      • 港中大-港中大(深圳)两校首届医学前沿联合论坛
        • 主席及组委会
        • 演讲嘉宾
        • 大会日程
        • 注册报名
        • 联系我们
      • 医港中深国际论坛
        • 医学生AI顶点项目
      • 大湾区智能医学教育大会
      • 大湾区国际细胞基因治疗和再生医学论坛
    • 学术系列讲座
      • 神仙湖医学大师论坛
      • 医学院科研论坛
      • 医学前沿进展
      • 医讲
      • 医学院教授学术报告会
    • 学术活动
  • 科研与创新
    • 诺奖研究院
      • 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
      • 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
      • 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
    • 科研平台
      • 政府批建科研平台
      • 联合共建科研平台
      • 自主批建科研平台
    • 科研设施
      • 冷冻电镜中心
        • 平台设备
        • 代表性结果
        • 工作流程
      • The KIIDD Advanced Mass Spectrometry Facility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药仪器共享平台
    • 科研动态
  • 职业发展
    • 关于我们
    • 联合培养
    • 实训基地
  • 医疗健康
    • 直属/附属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
    • 临床教学基地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 香港中文大学医院
      •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 深圳和睦家医院
      •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 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喉医院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 国际伙伴
      • 大学健康网络
      • 美国西奈山国际
      •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
      • 威尔康奈尔医学院
      • 多伦多大学
  • 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 招贤纳士
    • 医学院招聘
    • 医院招聘
  • 医学院内网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科研与创新
  • 科研动态
  • 科研喜讯 | 医学院李昭廷教授在Nature Nanotechnology发表文章

科研喜讯 | 医学院李昭廷教授在Nature Nanotechnology发表文章

2025-05-19 科研动态

现有肿瘤疫苗的应用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肿瘤抗原异质性、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等。针对这些肿瘤疫苗限制瓶颈及当前肿瘤术后复发的临床治疗难题,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李昭廷教授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药学院胡全银教授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IF:38.1)发表题为“Engineering pyroptotic vesicles as personalized cancer vaccin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肿瘤细胞焦亡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囊泡,构建出可定制化抗癌疫苗PyoVAC,为个性化细胞免疫治疗和精准治疗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肿瘤细胞焦亡是一种程序性、促炎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为细胞膜穿孔、细胞肿胀破裂,并伴随大量肿瘤相关抗原和炎症因子释放。李昭廷教授在针对细胞焦亡的前期研究基础(Nat Commun. 2022 Oct 24;13(1):6321)中发现,当肿瘤细胞经历焦亡时,会形成纳米级别的焦亡囊泡,于是萌发出利用相关焦亡囊泡中的天然肿瘤抗原来设计个性化疫苗的研究理念。研究团队摸索采用适宜条件诱导肿瘤细胞焦亡,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及多种表征方式证明了焦亡囊泡的产生。然后,团队结合差速离心技术成功捕获这些焦亡囊泡。经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分析显示,相较于常规外泌体,焦亡囊泡富含HMGB1等多种免疫刺激分子,形成独特的"肿瘤抗原+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信号"复合体,具有极佳的疫苗开发潜力。

为解决囊泡疫苗体内递送难题,结合李昭廷教授团队近期针对工程化细胞制剂的开发基础(Med. 2024 Apr 12;5(4):348-367.e7;Nat Rev Bioeng, 2024 June 19, 2, 770-784;Sci Adv. 2023 Mar 29;9(13):eadf6854)、凝胶制剂开发基础(Nat Commun. 2022 Apr 6;13(1):1845),以及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基础(PNAS. 2020 Dec 29;117(52):32962-32969;Sci Adv. 2020 May 15;6(20):eaaz9240),开发了细胞凝胶疫苗贴片,形成可植入术后空腔的智能疫苗储库。动物实验显示,单次植入可持续释放,减少了多次疫苗注射的繁琐性,在黑色素瘤、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模型中,能够抑制肿瘤的复发,延长患病动物生存期。

示意图1. 肿瘤个性化疫苗设计图

 

李昭廷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PI、博士生导师、校长青年学者。近年来主持教育部海外引才项目、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工程化细胞药物制剂,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Reviews Bioengineer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Med (Cell Press), Science Advances, PNA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研究被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期刊报道引用, 并入选Nature Communications Editors’ Highlights。

 

*参考文献链接:

Zhaoting Li et al., Engineering pyroptotic vesicles as personalized cancer vaccines,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5 May 16, 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5-01931-2.

相关推荐

科研喜讯 | 医学院刘国珍教授团队在CRISPR/Cas精准诊断获得重要技术突破

科研喜讯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杜鹃教授与合作者在Theranostics发表封面文章
科研喜讯 | 医学院王冠宇教授在《生物化学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建立全局理论以揭示生化反应新的数学规律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校园地图
  • 全景校园
传媒聚焦
  •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相关链接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科研处 招生办公室 研究生院 返回首页
加入我们
  • 工作机会 员工天地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粤ICP备14099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