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医学院获10项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024年8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正式公布。医学院(含附属第二医院)喜获10个项目资助,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青年基金项目2项,总资助直接经费达到606万元。
在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成贵娟教授成功获批。面上项目的获资助负责人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陈世雄、赵永娟、胡红丽、竺立哲、贺益盛、蒋成、王勇斐,该类项目医学院获批资助率(25%)超全国平均水平(11.66%)。青年基金项目的获资助负责人为(排名不分先后):郭雪和李昭廷。
在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量大幅度增长、竞争更加激烈、整体立项率较低的大背景下,此次获批项目数量和资助金额的突破,充分体现了港中大(深圳)医学院及附属第二医院在科研创新领域的卓越实力与潜力。
教授简介
成贵娟
助理教授
成贵娟教授2010年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5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赴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煤炭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Kohlenforschung)从事博士后研究。成教授于2018年7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现任职医学院及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担任助理教授。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有机反应和酶催化反应机制研究、基于机制的反应设计和酶发现与改造等。迄今已发表40多篇高质量SCI论文,包括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Chem、JACS等国际一流期刊报道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期刊封面,出版英文专著一部,获Springer优秀论文奖、港中深青年科研奖;入选深圳市优青,广东省杰青人才项目。
陈世雄
副教授
陈世雄教授分别于2005年、2007年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2年5月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副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神经生理信号的新型传感、智能处理及其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和产业化,曾经担任神经信息学联合实验室主任、深圳市神经康复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陈教授曾获中国科学院朱里月华优秀导师奖、深圳市级人才、深圳市南山区领航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等荣誉称号;主持了多项国自然、广东省、深圳市和企业横向等科研项目,并在 Advanced Materials、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和 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 等领域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论文100余篇。
赵永娟
副教授
赵教授于2001、2004和2007年分别从南京大学和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在香港大学生理系完成博士后训练后,于2014年加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担任副研究员,于2020年10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现在医学院及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担任副教授。
赵博士一直从事源于NAD的钙信使cADPR等的生物合成和功能,开发相关工具,靶向NAD代谢/信号针对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进行精准医疗探索。作为第一/二发明人申请7项中国专利,已获批两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深圳市或广东省项目6项;发表SCI学术论文40余篇;多次国际会议邀请报告;为多个学术期刊(包括Neurosientists、Cell Reports、Autophagy等)担任同行评议。
胡红丽
助理教授
胡红丽博士于2008年获得南开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学士学位,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物理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后赴美国开展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分别在美国纽约州卫生部Wadsworth Center、密歇根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基于冷冻电子显微镜的结构生物学的研究,其中在密歇根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期间与2012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Brian K. Kobilka 教授和Robert J. Lefkowitz教授展开广泛的合作研究,参与了许多重要项目,在解析G 蛋白偶联受体高分辨的复合物结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自2019年6月起入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目前在医学院及科比尔卡创新药物研究院担任助理教授/独立PI、博士生导师。
胡红丽博士主要从事 G 蛋白偶联受体(简称 GPCR)的复合物研究,运用冷冻电镜技术得到 GPCR 的高分辨结构,并研究膜蛋白与其调控蛋白之间相互作用,为设计以膜蛋白为靶标的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自2017年起在 Nature、Cell 等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五篇,其中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 Nature杂志发表文章两篇。主要成果包括:阿片受体与抑制型G蛋白Gi 的3.5埃高分辨电镜结构,以及首个C类GPCR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5)全长分子不同状态的电镜结构。两个成果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胡红丽博士均为共同第一作者,两篇文章均被Nature News & Review着重报道。
竺立哲
助理教授
竺立哲博士毕业于阿姆斯特丹大学化学系,彼时作为玛丽居里初级研究员,通过分子模拟手段研究蛋白质受体别构效应的机理,后于2012年赴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致力于增强抽样算法同马尔可夫态模型方法的整合。竺博士于2018年8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现在医学院及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担任助理教授。
竺博士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R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RNA/DNA干扰机制,高效自动化路径搜索方法及其他增强采样算法的开发等。竺博士已在国际主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Chemistry等)发表论文20篇。
贺益盛
助理教授
贺益盛教授于中国药科大学获得本科学位,并于2018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此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并在2021年10月成为本校研究助理教授。
贺教授于2022年9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其研究方向为药物安全,尤其是药物致肝损伤的预防、诊断及治疗。针对药物致肝损伤临床诊断手段缺失的问题,贺教授致力于开发基于药物分子致毒机制的特异生物标志物,用以精准诊断药物引起的急、慢性肝损伤。针对药物致肝损伤的治疗手段有限且预后欠佳的问题,贺教授致力于阐明基于代谢激活的药物致毒模式,聚焦药物致肝损伤的细胞分子病理机制,并开发基于病因的治疗方案。此外,针对天然产物致肝损伤的问题,贺教授利用体内药代动力学结合体外吸收代谢及致毒模型,探究个性化肝损伤风险评估的标准。
贺教授从事研究:1.药物致肝损伤;2. 药代动力学及毒代动力学;3.生物标志物开发及转化应用;4.分子毒理。贺教授以第一作者在毒理、药理及肝病学期刊Hepatology,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Archives of Toxic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研究性论文,担任iMeta, Chinese Medicine, eGastroenterology,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Future Integrative Medicine期刊编委,并主持国家级海外引才项目,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蒋成
助理教授
蒋成教授于2016年以双A优秀博士论文成绩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化学系,随后在英国牛津大学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近年来主要聚焦在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医学问题研制高、低通量检测技术、算法及其应用到多中心临床样本的研究工作。首次将抗污染免疫磁珠(国际专利授权)应用于大规模临床样本 (n>2000) 高纯度外泌体提取以及临床大样本序列生物标志物开发的转化医学方面。课题组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尤其是帕金森症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实现了目前单标志物诊断帕金森的最高纪录(AUC=0.86)以及双标志物区分帕金森及多系统萎缩症(MSA)的最高记录(AUC=0.93)。
曾独立主持(PI)John Fell Grant以及共同主持(Co-PI)Michael J. Fox Foundation grant(全球最大的帕金森样本库及基金之一)以及广东省和深圳市科研项目。2020年获牛津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早期职业生涯研究学者奖(Thomas Wills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Prize, 每年一个名额)和 Recognition of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卓越科研奖)。目前担任30余SCI本杂志(如Biosens Bioelectron. Chem Comm, J Nanobiotechnology. ACS Chem Neurosci, Sens. Actuator B Chem, Biomacromolecules)特邀审稿人以及Photonics、Biosens Bioelectron. 客座编辑,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Circulating Nucleic Acids(EVCNA)青年编委。
王勇斐
助理教授
王勇斐教授自2005年起开始修读生物信息学专业,在福建农林大学取得生物信息学专业的学士和硕士学位,继而于2016年在香港大学获得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王勇斐教授过往的研究运用多组学数理分析的方法,探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遗传机制。在博士后研究期间,王勇斐教授参与了多项国内外合作项目,挖掘出了超过130个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的基因座。结合功能基因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群体特异、细胞特异的遗传调控机制。截止至2022年,王勇斐教授发表了32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Nature Gene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和Arthritis & Rheumatology等学术期刊。王勇斐教授于2022年作为助理教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王教授课题组未来的研究方向聚焦于如何将生物大数据转化为潜在的临床运用,辅助新药开发和疾病的早期诊断。
郭雪
助理教授
郭雪教授先后获得武汉大学学士、复旦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担任研究科学家。2023年5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担任医学院助理教授和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研究员。郭雪教授致力于研究细胞代谢物运输和转化的调控机制,擅长运用蛋白质结构解析、动态变化观测、细胞生化实验等多种技术手段探究重要生命过程的发生规律,以第一作者在Cell、 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多次获授美国胱氨酸病研究基金会的研究资助(Cystinosis Research Fellowship)。
李昭廷
助理教授
李昭廷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助理教授(课题组组长/PI),博士生导师。李昭廷教授本硕博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之后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药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细胞治疗,生物制剂,药物递送,和免疫治疗。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PNAS,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十余篇,研究被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杂志报道引用, 并入选Nature Communications Editors’ Highlights。李昭廷教授担任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和 Nano Materials Science杂志青年编委及 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客座编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