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医学院3位教授荣登2024年度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网站Research.com发布了2024年度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该榜单涵盖26个细分领域,综合考量了Google Scholar中的H-index值、论文总被引数量、DBLP文章数量等多项重要指标,不仅能够反映科学家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质量,更能体现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地位。
喜讯传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共有3位杰出教授——医学院副院长(科研与创新/生物医学)叶德全教授、医学院副院长(学生事务)黄宪达教授、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项目负责人李晨钟教授分别凭借其在生物与生物化学(Biology and Biochemistry)、遗传学(Genetics)、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耀登榜。

医学院入选教授简介
叶德全教授
入选领域: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医学院副院长(科研与创新/生物医学)
校长讲座教授
叶德全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于1988年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自1989年起先后在Scripps研究所及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转导及在固有免疫细胞中的作用,炎症机制和病理模型及抗炎药物靶标的发现。先后与强生、诺华、GSK等公司开展研发合作,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批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2项,共同发明人专利2项。发表SCI学术论文230篇,被引2万多次。
叶教授于2010年起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药学院院长;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任澳门大学讲座教授;2019年2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创建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2020年创建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获评2021年深圳市优秀教师、2022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科研奖;多次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爱思唯尔2023年中国高被引科学家等。学术兼职包括FASEB Journal副主编,Pharmacological Reviews副主编,Molecular Pharmacology及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编委等。
研究领域:药理学、免疫学
黄宪达教授
入选领域:Genetics

医学院副院长(学生事务)
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执行院长
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项目负责人
校长讲座教授
黄宪达教授于台湾中央大学资讯工程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03),曾担任台湾交通大学生物科技学系主任、生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台湾生物资讯学会理事长。目前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医学院副院长(学生事务)与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执行院长。
黄教授主要通过生物数据库设计与算法开发,进行多组学数据探索疾病靶标与药物靶点等领域的研究,致力于中草药分子层次《本草纲目》平台的建设,为实现辅助中草药精准化医疗平台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并将其应用于药物设计关键毒理与药理评估,助力新药开发。发表>200篇学术论文,包括Science, Nucleic Acids Research,Nature Immunology,Circulation,Hepat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与Molecular Cell等期刊。H-index 为69,总引用次数超过24700次, 近5年>13700次(Google Scholar)。在Web of Science中有15篇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 - 10年间被引用次数前 1% 的文章)。
研究领域:生物信息、基因体学、智能生医科技(药物设计、基因检测、精准医疗)、生物数据库开发。
李晨钟教授
入选领域:Materials Science

国家级特聘人才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家发明家院院士
美国医学生物科学研究院AIMBE会士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项目负责人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李晨钟教授于2023年回国全职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受聘为校长学勤讲座教授。他是国际著名智能生物芯片战略科学家,担任国际旗舰学术期刊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IF13)主编、中国科协主办的RESEARCH(IF11)期刊副主编、美国国家发明家院院刊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Journal主编。
李教授博士毕业于日本熊本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曾任美国杜兰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化学双聘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the Worlds Ahead 讲席教授、代理系主任;2017 开始担任美国国家基金委(NSF)生物芯片部门主任,从事该领域美国国家科研计划的战略制定、科研基金管理和审批工作;2018 入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AIMBE);2019 年创立了佛罗里达州纳米技术协会,并担任副会长至今;2021年美国国家发明院 (National Acadamy of Inventors) 院士;2023年加拿大工程院 (Canada Acadamy of Engineering) 院士。近30年来,李教授结合生物物理、检验医学、微纳加工、光电分析、微电子、免疫学、生物化学和人工智能等各专业学科,着重于集成化微小型生物芯片技术,即时诊断(POCT)和光电音心身疾病理疗的应用性研究。目前共发表约200篇科学论文和专著,并且是18项国际专利的主要发明人,是3个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和技术总监。获得2014年度JSPS日本学术振兴会访问教授奖、2014年度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奖(海外,现海外港澳学者基金)、2016年度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少数族裔科研教授奖、2016年度美国脑图谱协会先锋技术奖;2022年教育部国家级特聘教授、2024年戈登(GRC)生物分析传感会议大会主席。
研究领域:生物医疗器械,生物光电子学,分析化学,BioMEMS,生物物理学和中西医理疗康复,重点是生物芯片的开发,包括微流空芯片、脑机接口、便携/穿戴式生物传感器、IVD/POCT、数字医疗、类器官/器官芯片和纳米探针。
关于Research.com
Research.com是一个全球领先的学术研究门户网站,自2014年起提供了关于科学贡献的可靠数据,其最著名的服务之一是它的“Best Scientists Ranking”,即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这个排名基于一个称为D-Index的指标,也就是学科H-Index,它专门衡量某一学科领域内学术出版物的引用次数和影响力。入选条件是科学家在特定学科领域的学术出版物D-Index至少为30的顶尖科学家。
“Best Scientists Ranking”提供了一个衡量和认可全球科学家学术成就的重要平台,它通过透明和科学的方法,展示了世界各地顶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影响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医学院,以培育新一代医学人才,推进创新研究,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己任,最终成为促进终身健康的全球领导者。
再次祝贺叶德全教授、黄宪达教授、李晨钟教授获选为全球顶尖科学家,期待他们未来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多辉煌成就,为全球科学界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